5月22日,河南漯河西站候车厅的一段视频在网上“火”了——不是因为什么暖心事儿,而是保洁员的一个“操作”让网友看愣了:只见她拿着平时拖地面的拖把,正来回擦拭座椅,动作倒挺利索,可工具用错了啊!

这段视频被网友传到社交平台后,评论区很快炸了锅。有人直接吐槽:“拖把擦座椅?地面的灰尘、细菌全沾上去了,这让后面的乘客怎么坐?”也有网友猜测:“是不是保洁阿姨刚入职,没人教她工具分类?不然不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。”还有人调侃:“我昨天刚在漯河西站坐过车,现在突然有点庆幸自己带了外套垫着。”

23日,漯河西站工作人员回应了这件事:“我们已经关注到视频,正在调监控确认具体责任人,后续会严肃处理,同时针对清洁流程开展整改。”这个回应让讨论更热闹了——

有人替保洁员“喊冤”:“说不定阿姨是想赶紧把活儿干完,没意识到工具混用的问题,车站培训没做到位才是根儿上的事儿。”
也有人坚持“规则不能松”:“公共区域的清洁工具必须分开,这是基本常识,不管是不是无心,都得纠正。”
还有乘客站在自身角度提醒:“出门在外还是得注意,尽量带个便携坐垫或者用纸巾擦一下,自己的健康自己多留心。”

其实这件事没什么“大瓜”,但戳中了大家对公共服务细节的在意——高铁站是城市的“门面”,清洁工具怎么用、员工怎么培训,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,恰恰关系到乘客的体验感。就像有网友说的:“希望车站能借这个机会把‘细节关’把好,别再让‘拖把擦座椅’这种事儿发生了。”

毕竟,所谓的“服务到位”,从来都藏在这些“不用提醒的自觉”里。